top

昂立教育 > 项目总揽 > 口译 > 口译模考 > 从口译课堂到口译现场

从口译课堂到口译现场
发布时间:2007-10-19 作者: 来源于:昂立外语网站

与Graeme Dott合影留念

1.AIC Class

与很多人不同,选择去读口译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闷,体验另一种课堂。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大学生活比起那些文科的同学来,无疑是忙碌而且枯燥的,终日与数字图纸为伴,长期活动在图书馆实验室。这种生活过得厌烦了,想要改变,于是误打误撞来到了昂立,开始这段高口学习的旅程。

“竞争,从出勤率开始。”这是Roy上课一开始说的话。当然,这只是上好课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融入课堂,而不是做个繁忙的记录员。在这方面自己没有做的很好,现在想来多少有些遗憾。大家就当反面教材来看吧……

一次是听力课,Roy放完一段听力,想叫人paraphrase。光顾着看notes,忽然发现他已经把话筒放到我前面,当时第一个本能反应就是摇头。至今记得Roy当时的表情,失望(大概还带点鄙视)。就是这个表情,“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回家反思,感觉愧疚。还有一次是丁老师(small dragon)上口译课,放完一段录音,他让我们自己在下面翻。这个时候自己已经比刚来上课的时候进步点了,至少嘴巴在动,不过动了一会儿又不动了。。。就在这时,small dragon不知道从哪里窜到了我前面,问我怎么不翻呢?回答道翻完了。他让我再说给他听一遍。额,要知道,我这个容易拒绝老师问题的毛病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怪就怪以前的老师太纵容,你不想说,那好吧,以后就不提问你)。可丁老师不是这么容易“对付”的,他就在你面前不走了,逼着你讲。没办法了,讲吧,于是在其他同学声音的背景衬托下,疙疙瘩瘩的开始讲。很可惜,后来这样被“逼”的机会渐渐少了,不过胆子却一天天练得大了起来。至少跟以前的自己比,已经好很多了。

也许这一次你不敢在课堂上说,害怕丢脸,下一次可能就是在公众场合,几百双眼睛盯着你。与其在正式场合丢脸,还不如在课堂上把脸丢完了,以后也就不怕了,气质,就是这么练出来的。所以将要上课或者正在上课的同学们,尽可能地get yourself involved in the class。或者这样想,一样花了这么多钱,而自己有机会可以跟老师互动操练,从他(她)那得到建议指点,不是等于赚了吗?这样的机会,错过了就没了,要珍惜。

2.Outside Classroom

离开课堂,离开老师这根“拐杖”,就要自己走路了。

诚然,人都是有惰性的。深知自己的性格:喜欢安静,常常可以在电脑书桌前待一天,习惯了悠闲的生活节奏,走路,说话,都是慢悠悠。每个人情况不同,不能与世偃仰,生搬硬套别人的学习方案上去。问问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哪里,寻找一个切入点,走进去,一样别有洞天。剩下的,继续摸索。

本人没什么大爱好,平时就喜欢看看报纸杂志。有一段时间,常常跑去复旦的小摊买各种外刊杂志来看。但由于销量太好,总是买不到自己想要的某几期,同时响应环保号召,开始求助网络。Google reader是最常用的,想看想听什么,订阅就可以了,肯定不会错过,。当然不可能每条都读,但是确实省去了很多开网页浏览的时间。读得久了,有时问自己,是不是太安静了?

曾经有幸旁听了一场陆谷孙教授的讲座,老先生说话慢条斯理,诙谐幽默。他举过这么个例子,“Language is not a subject, language is a skill. Language is just like swimming. Do you learn swimming by reading books about swimming? You read tomes about swimming. And then you plunge yourself into the water. And then you get drowned.”为了不淹死,就要不断练习。这是真理。You should 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正是因为自己“呛水”呛的不够,说得不够,那么还是继续扑腾吧。反正也不着急,前路漫漫啊。

3.Real Interpretation

七月初,得知斯诺克大师赛正在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心想着也许这是自己最后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暑假,便抱着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的想法报了名。经过面试和培训,顺利进入了志愿者队伍。自己所在的部门除了一位助理,其他都是老外,办公室里经常出现的有斯诺克官员,裁判,还有球员。我的工作职责乍一看就几个字,配合斯诺克官员工作,当然,做些简单的翻译工作是少不了的。

记得Roy讲过,sometimes, if necessary, the interpreter need to provide baby-sit service.当时并不完全理解。这次亲身体验到了。老外不懂中文,许多零碎的事情,都需要你帮忙。比如贴海报,买咖啡,帮球员去买手机,电话卡,给手机充值和开通国际通话业务,把外国球员的家属及朋友带到观众台等等。也许是这样的事情做的多了,有一次,BBC Sport的一位记者走进办公室说要找我,她说: I want to buy a mobile phone, and the tournament director said I can turn to you. 晕一下,Ok,I become the mobile phone expert now……

说说这次的主要任务,翻译。人们总是对曲折,困难记忆深刻,相反,那些轻而易举做成的事情倒容易被淡忘。

比赛开始前一天的下午,正准备理东西回家,助理姐姐通知五点裁判要给三位中国裁判培训,需要人去翻译。刚刚还归心似箭,一下子心凉了半截,距离五点还有2分钟。不就等于马上开始?赶快准备好便笺和笔,还傻乎乎的带了个好易通,就这么去了。心里默念着死就死吧,大不了pardon几下,记着Roy说的要微笑,脸皮厚点。坐下来,开始。幸好没有涉及太专业的规则术语,裁判说话也很interpreter-friendly, 翻的还蛮顺畅,紧张的情绪一点点消失了。内容无非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多少局后有休息,休息时间多久,裁判需要知道球员的行踪,休息时间结束前多少分钟找不到球员要向他们报告等等。就在这时,外国裁判突然说了句:Do they know how to use the zapper? If they don’t,we’ll teach them in the arena tomorrow.一下没反应过来。心里想, zapper是个什么东西?I don’t know this word!眼珠转转,没急着翻,自己问了句,so,what does the zapper look like?Is it the same one as China’s?-Yeah, it has the same buttons.一听到button,基本上猜到是什么东西了。再加上可爱的高个子裁判还做了按按钮的手势。果然,在中国裁判那儿得到验证,此物就是遥控器。总结:像这类简单的陪同口译不需要笔记,脑记没问题,数字记清楚就好。碰到生词,一定有办法解决,自己先别认输。

有个外国球员要定做一根球杆带回英国,于是与球杆生产厂家沟通的任务也到了本人头上。话说这位球员平易近人,整天乐呵呵一张脸,缓解掉我许多紧张情绪。他对球杆制作要求特别高,指定各部分材料,指定前截后截长度,前截幅度等等。不过这些看似专业的术语没有“杀死”我,一方面自己的理工科基础帮了不少忙,外形、结构一看就明白,拜从前的英文版力学课程所赐,英制单位还是很熟悉的,另一方面厂商的摊位上就有球杆,不明白的或是需要求证的直接在实物上比划就可以。But this gentleman shows a strong sense of curiosity.他核对完纸上记录的要求后,朝我抛来句,could you please ask them how can they make these prongs so sharp?对方告诉我他们是手工完成的,Handmade.可他不满意,要问制作细节,because I noticed there are many dots in this place on John’s (another player)cue.人家厂商没什么好解释了,在那边夸耀自己的技术如何了得。可他听了还是不罢休。为了遏制住这位球员如此强烈的好奇心,我一脸无奈的告诉他:I’m afraid they think its their business confidentiality.他点了点头,终于不再追问下去。总结:背景知识,哪怕只是一点点,都是有帮助的。有时候,遇到难缠的状况,要灵活机动。

记得最难堪的一次是在赛事办公室里面,一位官员对我说,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that cal…?第一次没听清,sorry?他又重复了一遍。自己耳朵里反应的是“card”,把桌上的一张名片给了他。No,not this one.郁闷了,那是什么?根据他指的那个方向,除了原来的名片,还有一个硕大的计算器。拿起来给他看,老外终于点头了。当时在旁边的还有两位志愿者,大家都以为他讲的是card。谁也没听懂,因为他把calculator简读成了cal。这恐怕已经不是听力的问题了,就像我们把高级口译简称为高口,是一个习惯问题。

后来又陆陆续续为裁判们翻译了几次,熟悉了他们的说话方式,也基本不紧张了。赛事最后一天,那位高个子裁判问我是否参加晚上的farewell party, 我告诉他没有邀请函不能参加。没想到他竟然跟大家说,“She should attend the party, because she’s my personal interpreter. I can’t talk to people without her.”呵呵,那个时候,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得意的。

转眼间,离开大师赛已经有将近两个月了。这段美好的经历如今还常常在脑海浮现,还会忍不住想念因为这场大师赛而认识的朋友们。甚至对于口译有了重新的认识,考试,证书,都顺其自然,因为那不是最重要的。在不影响自己前进方向的前提下,好好欣赏沿途的景色吧。

陶渊明有一句话,“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证书的意义,口译的意义,都蕴藏其中了,不是吗?

与Walker夫妇合影留念

分享到:
评论·留言
开放课堂 更多
  • 新概念II全册进阶迷你班(155807)
    主讲人:俞博珺
      时间:每周五 18:30-21:00
     
  • 哈佛少儿中外教特色2A班(163061)
    主讲人:王思超
      时间:每周五 18:30-20:30
     
  • 哈佛讲座
    主讲人:马馨
      时间:每周日 上午10:00-11:00
     
热荐课程 更多
  • 哈佛少儿中外教特色2A班-WY-ZP-1...
      开班时间:2016-11-15
      上课时间:16:30-19:00
      价格:8800
     
    在线预约立减50元
  • 新概念II下半册进阶班(49-96课...
      开班时间:2017-01-08
      上课时间:09:00-11:30
      价格:6000
     
    在线预约立减50元
  • 新概念II下半册进阶班(49-96课...
      开班时间:2017-01-08
      上课时间:18:00-20:30
      价格:6000
     
    在线预约立减50元
  • 小升初考证3E笔试3级班-YY-ZS-1...
      开班时间:2016-07-04
      上课时间:09:00-11:30
      价格:3980
     
    在线预约立减50元
  • 新概念II下半册进阶班(49-96课...
      开班时间:2016-11-06
      上课时间:15:30-18:00
      价格:6000
     
    在线预约立减50元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