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口译课介绍Accommodation时,总跟学生提到青年旅舍,说青年旅舍是“poor people’s Hilton”和“backpacker’s paradise”。 其实自己也没住过,不知道到底怎么样。来爱丁堡之前,早听人家说这里住宿很紧张,特别是周末,一定要提前订。于是,就在网上试着订B&B(下一篇介绍),但是都客满。没办法,只好试着“青年”一把了。 订了一家St.Christopher’s Inn, 三个晚上加起来才35.5胖子, 跟伦敦没法比,当时很得意,觉得捡了个大便宜。来了之后室友说这儿算贵的,还有更便宜的, 我晕! 地点超级好, 就在火车站对面。 来了之后, 我才发现这个决定太明智了。 爱丁堡依山而建, 整个城市都是上上下下, 我扛了那么多行李, 再走路去找别的旅馆,想想就觉得会很狼狈, 而这个青年旅舍出了火车站,过了马路就是,超级方便。 来之前就做好思想准备的, 便宜没好货, 网上也有人对这家旅馆的卫生情况提出质疑。 算了, 就住三个晚上, 发达国家的孩子都能住, 何况我们是穷地方来的呢! 一进这个旅馆, 就充分感觉到“青年”了! Check In是在它的酒吧进行的, 酒吧里放着喧嚣的音乐,墙上满是涂鸦。我来的时候人还挺多,大概是因为地点好吧, 等了15分钟才搞定。 旅馆包一顿早餐, 但是除了咖啡和面包外, 什么都没有:( 酒吧里可以免费无线上网,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 网站和MSN都上不了,只能用Skype。 Check-out的当天, 如果火车或汽车时间很晚, 还可以免费把行李寄存在这里。 这点比伦敦好多了, 我在伦敦订的旅馆是这里价钱的2倍, 上网和存行李都要另外收费。所以,综合说起来,这家旅舍的信价比还是挺高的。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青年旅舍只有青年人才能住哦!欧洲对于youth的定义是26岁以下。所以,如果只能26岁以下才能住的话,那我。。。现在的青年旅舍对客人的年龄没有要求,所以从青年旅舍里走出来的人年龄跨度非常大,既有呀呀学语的小朋友,也有年过花甲的老年人。 一般而言,青年旅舍的房间分为female Only room, male Only room,mixed room和family room。 我其实对mixed room(男女混宿的房间)很有兴趣,但是,唉,有贼心没贼胆,最终没有去尝试,还是订了female Only room。每个房间的人数不同,价钱也有所不同。我住的是10人间,所以价格相对便宜一些。房间里都是上下铺,有的是En Suite的, 也就是房间里带卫生间和浴室的;有的是房间外面有shared bathroom。比较上档次的青年旅舍会提供洗衣房,食堂,储藏室和厨房。厨房对很多长期住在青年旅舍的人来说,非常实用。灶具一应俱全,只要自己买回原料加工就行,非常经济。买好的食物用记号笔写上自己的名字和check-out的日期,放在冰箱里,大家的食物就不会混淆了,而且也方便清洁工清理冰箱。
等我吃饭回来, 宿舍已经很热闹了。 我旁边的上铺住了一个美国女孩, 叫Lisy,刚大学毕业, 是学女高音的, 想在爱丁堡找一份工作。但是女高音的工作很难找,因为音乐剧里本来女角色就少, 所以竞争非常激烈, 她现在只能往幕后工作转了。 我的下铺也是一个美国女孩, believe it or not,她是一名Forensic Scientist。By the way,她还来自迈阿密, 这不就是活生生的CSI Miami嘛,呵呵!太好玩了! 她非常能侃, 现在伊拉克做战争罪犯的DNA检测等等。 比如说, 哪里有个人体炸弹了, 他们就把炸的粉身碎骨的尸体捡回来做DNA检测, 查出这个炸弹是谁,呵呵! 有意思吧! 宿舍里的德国女孩来自东德,因为在伦敦念了两年书,英语讲的很好,是研究戏剧的。 谈着谈着, 我只能感叹外国孩子选择比中国孩子多多了。 她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专业,完全不去考虑以后找工作的麻烦; 要是在中国, 学习戏剧, 还不被老爸打死啊! 是吧?! 中国孩子压力太大, 只能去学一些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专业;真的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可以能有更大的自由, 去学自己喜欢的东西。
躺在床上, 就着昏暗的灯光写写东西还挺惬意的, 窗外仍然是车来车往, 突然间觉得仿佛又回到了大学年代, 只不过这里是“联合国”。我来的第一个晚上,宿舍住满了十个女孩, 其中三个美国人, 一个德国人,三个法国人, 两个香港人, 我一个新上海人。 明天可能又有些走有些来, 每天都有些新面孔, 这可能才是旅行中既有趣又值得回忆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