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海市口译办元老、上海市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命题阅卷专家、口译二阶段主考官,著名翻译家孙万彪老师应邀为昂立外语近百名专职教师做了一场题为“语言和文化”的讲座。讲座中,孙教授以纯正的语音,丰富且极具内涵的内容赢得了老师们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两个小时的讲座让老师们深感意犹未尽。
讲座中,作为口译考试委员会元老的孙教授首先为大家带来了最新的考情----在先期推出《高级口译教程(第四版)》后,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在明年年初,《中级口译教程(第四版)》将面世!届时,随着官方教材的改版,考生们备考的方向也当做出相应的调整。他相信拥有优秀教研能力的昂立外语口译团队一定能够把握变化,适应变化,做出更好的口译培训。
随后,孙教授就大家关心的口译考试题源及出题思路为大家做出了详尽解说。他说命题过程中,专家们注重考察考生对原汁原味外刊文字的基本阅读能力,尤其重视考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掌握情况的检验。他提到在英汉翻译中,这种综合素质的考察最为直接,比如之前的考试中,就出现过“Sunday school”这样的词组,没有生词,但倘若不了解其中的文化知识,很多考生都会错译,所以备考的过程中,考生们需要掌握这一思路,重视对西方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的学习。
在主题讲座中,孙教授列举了自己在美生活期间及平日阅读中遇到的独具内涵的小词、热词,先提问在座的老师、后进行细致的讲解,不少词汇让很多老师瞪大了眼睛,因为大家猜出的释义几乎跟词组本身含义不沾边。孙教授的讲座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孙教授指出“You can acquire proficiency of a language within 10 years, but it takes a lifetime to understand and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a culture” ,不少老师都表示非常认同,也对现有的博客发布“每月热词”更加重视。口译名师杨瑛表示“孙老师授课全程微笑轻松,闲谈之间大文化小词汇信手拈来,这个状态本就是种境界。一个小词、新词背后引出的是对文化经典、社会形态、思想精神的解读,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来自于平日孜孜不倦的累积。对于语言能力的向往要带着对文化本身的好奇探索。这堂课听完,让人兴致勃勃,反思下自己的学习状态,要好好想想”;同样作为口译名师,徐晨老师对口译授课进行了反思“(老师们)有没有和学生如此强调语言背后文化的重要性?是否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文化对于语言的内在驱动力”。许多老师听了此次讲座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要“对脑海中的知识进行更新,同时对于讲义上的知识也应该随时更新。要做到这点,首先得从自己身上下功夫阅读,积累和体会。多看,多读,多思考,多积累”。
据悉,受昂立外语教研院邀请,孙万彪教授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每周四都到昂立外语进行讲座,相信不管是在口译考试信息传达上还是在语言教学研究上,昂立外语的各位老师都将很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