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互动、零距离
第一次去相楠的听说课堂,是关于家庭的一个TOPIC。这个主题的难度并不大,不外乎家庭成员的各种关系以及相应的称呼。但是在中国人的眼里,“舅舅、叔叔、伯伯”辈的称呼会让人搞晕,“婶婶、阿姨、姑姑”也会让你找不到方向,但是在相楠的MAP图表里,一切都很简单,画了几个连线,“舅舅、叔叔、伯伯”就成了“uncle”, “婶婶、阿姨、姑姑”也就成了“ANTI”,让你一目了然,过目不忘。 在听说课堂上,瘦瘦弱弱的相楠无疑就成了课堂的核心,她总是能给学生带来很多惊喜。学生们经常会分发到一张一张的小纸片,上面写着许多任务命题。可以三三两两分组讨论 、也可以成为两大阵营分组PK,许多不敢开口的同学们对着这些小纸片常常会忘了自己曾经是羞于开口,拼命地说啊说啊,在娱乐中就把重点难点记住了。
听说课堂 初级水平 更重实用 相楠的主打课是3级听说,4级写作。相当于初中毕业到高一的水平,也相当与新概念1-2册的水平。 “许多同学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这些对话看似简单,看过了就丢了,但是并不能输出。对于学完了新概念一册的同学来说,应该可以对付日常用语了,但是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还是不能开口,所以学习方法上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针对这些问题,相楠把课程的重点设置在了互动性和对话性的实用部分。她会设置一些“任务结构”环节,可以让同学两两一组,或三人一组、四人一组共同完成一些活动,采取互相竞争和比赛的方法,这样便于他们在游戏中学会语言的输出。 另外,复述和其他一些表达能力也是相楠所看重的,在有些技巧性的连读、弱读等方面,最好的方法就是归纳方法,然后就是熟能生巧,不断重读,以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
全日制到八周小班课 回国之后,相楠就到了昂立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她曾经带了一年的全日制班,现在又开始带3级听说小班课。 相楠记得住班里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这些可爱的学生们来自白领、大学生、准备出国的学生、还有一些老板、自由职业者,等等。相楠为了更好地备课,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把家都搬到了学校附近。 通常来说,全日制的学生,除了辅导功课,平时相楠还会一直组织大家活动,比如说一起除外郊游、比如一起给班里的同学过生日、比如说约上几个同学去酒吧和老外对话、比如说组织大家一起参加全日制同学的运动会,等等。 现在的八周小班课上,第一次课相楠会让所有的同学破冰,让气氛融洽,然后的课程里,15-16个同学开始彼此的缘分。她很骄傲目前的小班课程非常让她自豪,语言程度应该已在3级之上。其中有一位同学是从4级回来重新补语法的,所以口语已经相当不错了。
艺术类教育融会贯通 相楠还有许多用艺术类方法教英语的案例:比如说电影欣赏、比如说话剧小品表演、比如说英语歌曲等等。 “这些方法都是可以融会贯通的。用艺术的方法教英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我们全日制高级班已经可以做到表演话剧的水平了,基础班一般唱个歌跳个舞什么没有问题。” 相楠还组织了一些课后兴趣小组,吸引了不少她的FANS。
青春、互动、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就是相楠的课堂风格。这位曾经去英国留学,在Bristol大学学习ETSOL的女孩子,带回了国外的先进语言教学文化,希望自己用最实用、最直接、最互动的方法,来诠释最经典、最深邃的语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