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型填空作为测试英语能力的重要题型,已经全面渗入中高考。今天本文将从题型特点上让大家对其有一定了解和认识。 “完型” 最初这个概念来自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该派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观察物体形状时,往往不自觉地把它们看成是完整的,下意识地把形状中的空缺填补上去。这种整合过程在人的阅读过程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句子或一篇短文被去掉几个词,就好像空缺的图形一样,人们也会用思维的完型,语言的纠错把空缺补上,使之成为完整的句子或文章。这就是完型填空。
完型填空很多学生说难,因为它旨在测试考生的综合应用语言能力。纵观全国各区和上海的中高考试卷,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四选一:从某一语篇中删除若干词语,形成文章中的空格,每个空格提供四个答案,其中包括一个正确答案,让学生挑选出正确的一个。(上海中高考试卷均有这种形式的考核) 2. 差额选择:在短文或语篇的开头给出若干词语,通常是差额的,即所给词语多于所需用到的词语,让学生选取适当形式填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选词填空。(中学一线教师俗称“小猫钓鱼题”,当下出现在上海高考英语卷中) 3. 首字母填空:在空格处给出字母提示,考生在判断意思和结构的基础上写出正确答案。(当下出现在上海中考英语试卷中) 4. 任意词填空:不给学生提供任何线索,让学生凭借对语篇的理解和现有的语言能力来完成填空,这是完型填空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形式。(幸哉,幸哉,上海中高考卷均没有此形式的考核)
但纵观任何形式的完型填空,笔者认为都有以下一些特点: 1. 在一篇文章中,隔一定词数,留出一个空,通常不连续设空。空间距一般在4-11个单词。 2. 以考察实词为主,兼顾虚词和语法结构,难点集中在根据上下文和整个语篇语境做出正确判断的词的用法上。 3. 考察重点已经逐步转向语篇的理解能力,设题多以语篇为线索,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词法,句法和句型等语法知识,而且还要具备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