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9月开始在昂立浦东总校报读的中级口译课程,可以说是我从小参加的英语类课程当中,收获最为实在的一次。从听力,翻译,再到口译,三位风格迥异的老师,教给我的,不仅仅在于应试的策略或是英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从一位鱼来张口的食者,渐渐变为了一个独立学习的渔者。这当中的奥妙,或许正是课程的精华所在。
我在昂立学习中级口译的三位任课老师,分别是儒雅的Roy,风趣的Monica,以及严谨的Jane。虽然已经通过高口,但是三位老师赋予我的辩证思考,阅读感悟,以及动口的勇气依然在我每天的英语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口译的学习之路上,无论中口还是高口只不过是旅途中作为试金石的关卡罢了,最为关键的,还是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感知。昂立的学习,不只是应试的演练。就好比我在高口的备考当中,一直都运用着中口班上几位老师交给我的方法和习惯,才使得我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考前的练习与复习,从而通过高口笔试。这与我在昂立学习基口和中口时,老师们对于我英语基础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参加中口考试之前,在昂立参加过模考,感觉昂立的模考实战性非常的高。尤其是考完之后立即就有名师的讲评,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薄弱环节,计划接下来三周的复习安排。记得当时讲评的是尹玉老师,分析得很是全面,不仅把考试的每题都完整分析一遍,Listening Comprehension,Study Skills 以及 translation的背景知识都让我们了解的清清楚楚。至于笔试考前讲座,今年9月的刘寒露老师和杨瑛老师,对中高口的各个题型都为我们提出了很具建设性的建议,考前的复习工作,以及临场的注意事项,在讲座中被演绎得很完善。昂立的讲座确实是十分值得一听的。
本次高口考试,个人认为听力的难度不小,尤其是Spot Dictation的誊写时间被缩短到1分30秒,使得原本的听力最为拉分的项目之一成了让我们手忙脚乱的拦路虎。所以,我在考前根据讲座中刘寒露老师的建议,使自己习惯于把SD的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避免了大部分其他考生答题纸上大开天窗的厄运。Short conversation的新闻部分,我也按照讲座内容进行了一些话题中背景知识的扩充。然而这次最令我欣喜的是阅读部分,熟背杨瑛老师列举的答题模板,以及灵活应用中口课上针对MC的各种技巧,使我得到了40+25的成绩,比预想的要高上不少。至于中口考试,个人认为本次的难度较为适中,听力部分较难,而翻译部分却比往年简单不少,不少同学的成绩也比我高出一大截来,实则替他们高兴。
唠叨了那么多,其实还是要对昂立的各位老师们表达感谢之意,也同时祝福接下来的口译考生们能够再创佳绩。衷心祝愿昂立的口译教育能够继续名扬沪上,也祝愿更多的考生们能够通过口译,证明自己的天赋和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