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用错误的方式教孩子语法,还说他是拖后腿? | |||
|
|||
语法教学术与道 中考语法班教学模式探讨 起这个标题就是给自己挖坑。从“技艺术法道”的关系来看,以下要讲的东西可能只停留在“雕虫小技”层面。请点击关于上海中高考英语培训_昂立英语网站。 教英文五载,语法课上过千余小时,也沉淀了一些经验和想法,有些技能或表达随日积月累,已成为走入课堂自然而然的呈现,已分不清是有心设计或临场发挥,硬要剥离来谈,有点无从下笔。还有很多“招式”初用上手,沾沾自喜,然而随着教龄增加,教学对象的变更,发现不再好用、适用,于是果断迭代,继续摸索。所一此文也只是最近一段时间的教学心得体会,姑且称1.0版,从此保持记录的好习惯,也许过段时间又被新的想法迭代掉了。这摸爬滚打一路探索,本身也是一个英语教师的自我修炼之术。古有卖油老翁,熟能生巧;庖丁解牛,几近于道;五年只不过是跨过了第一道门槛,要想摸清楚语法教学的门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关于“语法教学”对于第二语言学习是否有必要的争论简直是世纪难题啊。笔者觉得,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现行的中学选拔考试制度,那就潜心去学吧,毕竟语法真心没有那么难;怕语法学多了变成“哑巴英语”?那就把焦虑的精力拿来分配给听说练习,让英文表达的口头笔头能力齐头并进,岂不更好? 其次,要谈“语法教学”,一定要设定具体的课堂环境和学习对象,因为没有普适的教学法。几个参数一改(学生人数、年龄、课时、学习目标……),相同教学法的效果可能天壤之别。这里主要想结合自身经历谈课外培训机构的针对学习对象为初中生的语法课程的一些经验。以昂立外语目前开设的制胜中考语法班为例,全程50小时,针对学校成绩优秀的预初到初三的孩子,以迅速搭建语法框架体系,培养语法意识,在提升校内考试成绩的同时,拔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自主招生和高中阶段英语学习做准备。学生来上课的首要目的是:提高校内成绩。有限的课时,明确的目的,教师只好把教育情怀神马的先收一收,把提分作为第一要素。目前国际上语法教学普遍流行的方法是:演绎法(deductive)和归纳法(inductive)两种。 前者先介绍一条语法规则,然后讲解运用这条规则的例子;后者先举些例子,然后从例子中归纳出规则。二者的选择无关优劣,只有适合与否。在我们50小时的语法班上,更多采用的是演绎法,因为它可以直奔主题,节约时间,留更多时间给题目练习和应用;同时也充分尊重优秀初中生的认知和分析能力,满足他们对课堂成就感的期望。 然而,孩子毕竟是孩子,一些科学报道称青少年大脑中的“灰白质”(脑细胞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物质)发育还不成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还有限。因此对于一些抽象的语法概念不理解是很正常的。 比如,昂立外语的老师在语法班首课都会先对英文语法的一些框架概念,如句子成分、从句类型、动词分类等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有足够的“元语言”背景,从而利用这些语法术语理解后续专题。然而,实际教学中我却发现八成以上孩子直到课程终结,也不能完全理解和区分这些“元语言”。初为人师时,感觉甚是挫败;现在想想,为这个沮丧岂不是和人类数百万年来大脑进化的自然规律叫板,呵呵,自不量力啊。然而在有限的课时内使用短平快的演绎法,又要最大化考虑孩子们的认知规律,施以耐心,并非易事。在长期夹缝中求生存的局面中我总结了语法教学的“三化”。 1.模块化 有些专家在词汇教学法中提出“语块教学”,即把一些短语、成语、社交套话作为整体“语块”(chunk)来学习其用法,而不拆解基本部件。笔者认为这种理念在初级阶段的语法教学中也非常适用。比如《被动语态》这章讲到have… done这个短语,我备课时设计的步骤是先切割后操练:① A have B done by C , 讲明ABC三者的关系;B和 done之间的动宾关系;② 给例句,e.g I had my cheese stolen by the mouse. ③ 题目实战。 但发现有些孩子一直做不对这类题: —Hello, my name is Johnson. I believe you have a room ___________for me. —Johnson? Oh, yes, Mr. Johnson. It’s Room 1201, on the second floor. A. to book B. book C. booking D. booked 深入询问才发现,学生是搞不清B和done之间的被动关系,因为此处过去分词done做补语,和宾语B之间是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而在这章此前的讲解中重点放在谓语动词的各种被动态的讲解,对于非谓语动词并未提及。学生无法把对谓语动词用法的理解迁移到非谓语动词上,感觉模糊不清;另外题目中再融入to book(不定式), booking(现在分词)等其他非谓语动词干扰项,就彻底晕了。在当下的课堂上再补充讲解各种非谓语动词的关系和被动态的用法显然不现实。我意识到对于这种分析型学习风格的孩子,这样的讲解是不适合的。所以调整了教学策略,让其把 sb have sth done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块记下来。只要题目中碰到这样的语义“某人让(被)别人做了某件事”,就直接完整套用这个模块,选择done。如“我被老鼠偷了奶酪”,“我让别人给我订了房间”。至于那些繁杂的语法关系,就放到非谓语动词那章再去考虑,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他做这种题是不会错且心安了。 又如《情态动词》这章,遇到程度好的班级会补充各种情态动词的虚拟语气的用法,这是高中阶段的语法重点,对初中生有难度。我也试图用模块请学生先“囫囵吞枣”。 ①先给一个场景:Tom didn’t take his workbook home yesterday. He didn’t do his homework. He was punished by the teacher this morning. He is very regretful now. ② 提问: 老师:Well, what do you think of Tom? 学生:He’s stupid. (以往经验,当然还有各种奇葩的答案。) 老师再问:Why? 学生回答:He must take his workbook home. 此时建立起了对过去行为不赞成的概念。 老师顺藤摸瓜,示范并写下来:Tom should have taken his workbook. 记住,本该做却没有做,用should have done,那么,Why did the teacher punish him? 请用should回答。 学生: He should have done his homework. 此时大部分学生可以依葫芦画瓢说出来。 ③ 再做几道选择题,巩固。 此处暂不讲解情态动词后动词的各种形变,以及和情态动词表推测的用法串联,避免混淆。等到学生对这些模块熟悉之后,再在后续课程中将模块打碎,分析其经纬。 2.形象化 人类大脑的认知规律都是用已知的概念来认识未知,语言的学习更是如此。一个少年生活阅历有限,大脑尚在发育中,如果能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将抽象的语法概念解释为他经验范围内的事物,对学习是会事半功倍的。比如,《动词时态》这章讲到一般将来时,竟然有7个公式。一般,逐条讲解每个公式的用法,区别然后归纳张表格,做题加以区分。这样讲解其实是综合应用了演绎法和归纳法,是没错,但是学生对于这种散多密的知识点,记忆起来甚是惆怅。笔者喜欢在讲解时构建一个情景,“一般将来时”这位宝宝呢,每天出门都要想换新衣。自己衣柜里常备四套,be going to do, will/shall, be to do, be about to do其中前两套是校服,上学日必穿,穿着频率最高,也最为大家熟悉;后两套居家服,节假日放学穿。然而,这只臭美猴呢,依然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够穿,又从闺蜜的衣橱里顺三件be doing, do/does, will be doing; 当然是别人的衣服啦,穿着时就要特别小心,用法就很特殊blabla…就这样把几个概念区别讲清楚了。最后让学生们给表格涂上彩虹的颜色,彻底给一般将来时扣上“走资派”的帽子。课上观察,女生听得都挺开心的;男生嘛,一脸“你们开心就好喽”O(∩_∩)O~ 再如:Please let me know it _________ A. when he comes. B. when he will come. C. when will he come? D. when dose he come? 一般初中生都能理解宾语从句中陈述句语序,因此先把C、D排除。问题在于此句划线处需要状语从句还是宾语从句呢?如前所述,很多学生搞不清复杂的句子成分,更别说区分构建在成分之上的各种从句,用“元语言”解释起来会比较费劲。 这里我会这样讲:“大家都很熟悉‘主将从先’的规则,只有状语从句中才适用‘主将从现’的概念,此句中A和B谁是状语从句,谁是宾语从句?”一般学生都能做好区分。接着讲:“在一个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主谓宾就好像一个人的头,手和脚;定状补就好比帽子,手套和鞋。有头才能戴帽子,有手才能戴手套,有脚才能穿鞋啊。现在这句话,他是四肢健全的,有宾语it,即有脚,你要做的不是再给他按一只脚,而是给这只裸足穿上鞋,所以应该选状语从句A。” 然后再把“it”这只“脚”拔掉,让学生重新选择,答案是B。同时利用这组“最小对句”强化连接词用法的差别。 3.游戏化
总结 综上,“模块化”适合语法学习初级阶段的过渡;“形象化”适合成为抽象的时态或句法概念讲解的抓手;“游戏化”是提升课堂趣味的润滑剂和对未来语法课堂演变的一些思考。以上属于“术”的层面,然而要用好“模块化”,就要有接受知识不确定性甚至容错性的心态;善用“形象化”,要柔软灵活,善采他山之石;乐用“游戏化”要求老师开放有趣,拥抱变化。这也是对每一位语法老师的考验。我们是否希望学生在忘记了我们上课讲过的干货的那一天,成为这样的人呢?现在就是种下种子的时候。以上属一家之言,一时之感,难免观点粗浅,挂一漏万;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有朝一日能化开这些具体的“术”时,就算“近乎于道”吧。 同学们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初中英语学习资讯,请关注上海中高考英语培训_昂立外语官方网站..我们会安排专业老师解答您的疑问。想要咨询昂立中高考英语课程,请猛戳昂立外语网站:http://www.onlycollege.com.cn/ 或电话咨询:400-820-8062 |
|||
|
|||
![]() |
评论·留言 |
新闻·热点 | 更多 |
开放课堂 | 更多 |
热荐课程 | 更多 |
小学语法提高班-WY-CY-170327 开班时间:2017-01-23 上课时间:13:00-16:00 价格:3980 在线预约立减50元 小学语法启蒙班-WY-CY-170324 开班时间:2017-01-23 上课时间:09:00-12:00 价格:3980 在线预约立减50元 哈佛少儿中外教特色2A班-YY-NF-1... 开班时间:2016-11-18 上课时间:15:30-18:00 价格:8800 在线预约立减50元 新概念I册迷你120班(下)-YY-... 开班时间:2016-10-16 上课时间:09:00-11:30 价格:6500 在线预约立减50元 小升初考证3E口试3级班-WY-CY-1... 开班时间:2017-01-23 上课时间:13:00-16:00 价格:4800 在线预约立减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