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艺的老师 流淌音乐之美的女子
——昂立法语名师W访记
10月10日晚,昂立教育法语项目部主任W独唱音乐会,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微风轻哨》、《剧院魅影》、《乔瑟夫与梦幻彩衣》、《贝隆夫人》、《歌与舞》、《猫》等音乐剧中的经典曲目,在W老师的演绎下,一曲曲动情的倾诉如徐徐的清风,飞入音乐的天堂,营造出唯美的音乐意境。W老师再一次用自己的多才多艺震惊于沪上。
“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W老师自幼酷爱音乐,小时候在中国东方少儿艺术团唱过歌,后来自学民族歌曲,被老师发现花腔潜力,从此走上了音乐之路。音乐在W老师生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跟W老师一聊起她所钟爱的音乐,W老师就处于很兴奋的状态之中。王老师表示,歌剧表演是件令人心情很舒畅的事,我特别喜欢《蝴蝶夫人》选段中的《晴朗的一天》,是段很著名的抒情女高音的咏叹调。唱这段音乐时能让心都跟着音乐的起伏而颤动,直击心扉的感觉,这也是我喜欢音乐剧的一个主要原因。从这里可以清晰地感觉到,W老师是个真正热爱艺术的人。
在谈到上台表演的艺术家与授业解惑的老师,两着区别与共同点时。W老师表示,上台表演,要求的是迸发,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给观众呈现前所未有、物超所值的视听享受。而上课授业解惑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一个轻松的教学情境尤显重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里,孔子把学习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品格或境界:一是“知之者”的“知学”,二是,“好之者”的“好学”,三是“乐之者”的“乐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而“乐之者”的“乐学”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所谓乐学,说是学习者由对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等引发的内部动机的驱动,在学习探索活动中主动发现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兴趣,获得求知的满足感,情趣的愉悦感和学习的成功,从而养成乐学的态度和行为。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能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
师德:教给学生更多,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
W老师坦言,我的老师已75岁高龄了,他是对我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人之一,不仅教给我音乐方面的知识,还教我如何做人,此次独唱会的音乐总监陈尚明教授,就是我老师给我介绍的,两位老师艺德很是让我佩服。老师从不计较金钱上的得失,不计回报,只想着如何把学生教好,如何把学生的潜力调教出来。
W老师表示,现在她也是老师了,珍视师德,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想尽办法教给学生更多,并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不管在语言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她跟她的学生就像朋友,常和学生一起出去喝咖啡,聊聊天天,甚至还帮学生参谋购物。“我想我不会,是那种让学员觉得有压力的老师,我更希望我成为那种良师益友型的老师”。
王老师表示,我的学生也很让我感动,像我的这次独唱会,我的很多学生的热心帮助,让我很温暖。这次的海报就是我的一位学生设计的,有的比我都早到剧场,帮我打点一切。这些都是值得我珍惜和感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