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首页 昂立教育 > 项目总揽 > 公务员 > 申论 > 公务员考试申论要是有正确答案就糟了
公务员考试申论要是有正确答案就糟了
发布日期:2008-03-17  

我们知道,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对于充实提高国家公务员素质是非常有利的,是国家选贤任能的重要制度,其公正性一直为社会大众所注目。但是直至今年为止公务员考试答案仍不对外公开。反观国家司法考试不但公布试题草拟答案,而且还允许考生对答案进行异议。公开公务员考试的答案将对于完善这项利国利民的制度大有裨益。

今年的申论有四问,第3问是要求概括材料中的“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20分),第4问是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有关这两种思路的评析文章(35分)。据有关部门介绍,今年申论的“标准答案”为经济和政治两种思路,具体来说,一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解决农民问题,二是促进农民的政治地位和农民权利保障,以解决农民问题。这是唯一正确答案,否则便不得分或只得少许分。如果消息来源可靠的话,那将是一个不幸的消息,许多考生尽管答案也很精彩,在这样的答案之下将于公务员的工作失之交臂。无论这一说法是否可信,看到这样的答案,笔者和大家一样,首先是大惊,惊其违背了申论考试的基本特点;然后是迷惑不解,原因是给定的材料得不到这种答案,至少“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接着是思考和质疑,质疑其合理性和合法性。

申论考试不同于以往的作文考试,其基本要求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而答案的非标准性是申论考试的基本特点之一(见胡仙芝版《申论应试指南》第7页),这就是说,申论考试没有也不可能有唯一确切固定的标准答案。难怪许多考生都奇怪于今年出现“标准答案”。

今年的申论题型与往年相比略有变化,集中表现在最后一道1200字左右的论述题,往年是自拟标题进行论述,今年是以给定的题目进行论述,而且这一题目与前一题存在直接的关联。从论述的主题不固定到固定,今年的申论将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根据申论考试的基本要求,申论作答的第一步是阅读材料,对材料的分析将决定考生的思路,而审题错误将造成“跑题”,也就是说和标准答案差别越大,越影响考试分数。从审题角度看,今年给的材料主要是有关扶贫开发问题,涉及各省市几中央的扶贫措施政策和扶贫资金使用,另外还有少量材料明显的不同,涉及农民工权利受损和乡镇体制变革。

要指出的是,从理论上说,扶贫开发是“三农”问题的一个方面。这样不少考生就中了出题者有意无意设的圈套,圈套在于扶贫和解决农村农民问题不是一回事,“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甚至和“三农”也不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给定的材料和由考生作答的问题对不上号。应该说,这是最易引起考生争议的源头。如果说存在“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的话,那么至少在材料中是不能清晰概括出来的,因为材料只涉及扶贫开发问题,远远不如“两农”问题的范围广。而只就申论给定材料来分析的话,得出各种各样的“两种思路”都不能算是错误,顶多是各有所长,各有偏差,也无所谓“标准答案”。本来引起争鸣、看谁论述的精彩是“申而论之”的应有之意,也是择优取仕的可行方法,但是一旦人为设立“标准答案”将使许多考生的努力付诸东流。

笔者的质疑有二,一是这一答案能从材料中引申出来吗?二是这一答案本身科学合理吗?笔者询问了身边几个参加考试的同学,普遍认为从给定的材料根本看不出存在直接从政治入手解决问题和从直接经济入手解决问题的想法。这也是考试结束后,网上争议如火如荼的原因。这一答案,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的政治地位和农民权利保障固然构成“两种思路”,也为许多考生答出来,但仍然不是学术界公认的命题,而且审题也不易得到这种答案。笔者认为,就该答案本身来说,将其看做“两种观点”即存在着政治观点和经济观点还能令人接受,而说成“两种思路”必然引起争议。因为观点可以是对一个农村问题中某一具体细节问题的看法;而思路却必然是系统性的、整体性的,所谓换一种思路,即是对解决问题的一揽子措施和总体看法的变更。那么政治权利和经济发展能够分割为“两种思路”吗?笔者无意引述经济学关于经济和政治民主关系的论述,也无意涉及“后发劣势”的争议,只想指出将一种理论上尚存争议的看法作为考试标准答案的做法是没有充分理由的。

抛开具体标准答案不说,笔者认为设立唯一的僵化的固定的“标准答案”还是计划经济的那一套,从本质上说是哈耶克等人批评的“理性建构主义”,即认为中央计划者比别人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计划比市场的自由选择更有效,以至于认为中央计划者拥有道德审判权。应该说,这种“致命的自负”在我国仍然有存在的土壤,时不时在某些部门会有所体现。

笔者认为申论考试只能有参考答案。标准答案还是参考答案的名词之争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对名词折射的评分依据。如果是标准答案,那么只能有一个,其他答案按照和标准答案的偏差,依次减分;而参考答案则无最优固定答案,不存在审题失误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分数损失(今年许多考生反而由于审题过于细致而中了出题者的圈套!),酝酿着鼓励各种思想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的考试意图,甚至期待着令主考官拍案叫绝的作文出现。

其实可以将申论考试和高考作为做一简单的对比(但我知道这一对比是会引起申论的辩护者的反对的)。纵览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有几个明显的趋势,如降低审题难度,减少对考生的限制,体裁不限等方面;在评分方法上,也出现了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双重标准阅卷评分(见2001-3-26光明日报)。与此相比,申论考试却出现了相反的变化,2004年以前还是“自拟标题”,到了2005年也就是今年却变为命题作文,这不能不算做不小的倒退。因为命题作文必然有最优模式和“参考答案”,甚至还会有“标准答案”。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新“八股”结构必将出现,各类“压题、猜题”也会应运而生。

正如2000年的高考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反映出来的高考命题思路和考试哲学一样,“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也将成为公务员申论考试的选拔依据和评分准则。评分方法上也可以实行基础分和发展分相结合。这样才能避免出题者“建构主义”和“致命的自负”给国家选拔人才带来的损失,也才能避免答案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否则申论考试可能连“各抒己见”的科举考试都不如。

位卑不敢忘忧国。笔者希望本文的担忧是杞人忧天,希望中央治国者不按照这样的“标准答案”评判试卷,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本月推荐优惠课程(仅限网络报名,数量有限)
班级名称 开班时间 结束时间 学制 地点 学费 优惠 报名
 德语学习推荐
[德国文学] 诺贝尔奖风向标——毕希纳奖
[德国旅游] 贝多芬故居
[学院新闻] 德语起步学习,发音是王道
[德国美食] 圣诞节好伴侣——德式烤全鹅
[德语考研] 国内招收德语专业研究生的高校
[德国美食] 德国美食文化
[德国打工] 留学德国打工需要注意的事项
[德国打工] 在德国打工的几点经验分享
[德国文化] 蕴涵在联邦总理府建筑内的理念
  德语专题
  德语独家下载
    德汉陪同口译听力及音频样题下载
    德汉陪同口译口语样题下载
    德汉陪同口译考试口译与阅读样题
上海市昂立进修学院 | 地址:上海市番禺路868号 电话:400-820-8062 | 沪ICP备050130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