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首页 昂立教育 > 项目总揽 > 公务员 > 行政能力 > 中国公务员考试历史渊源
中国公务员考试历史渊源
来源:腾讯公务员    发布日期:2008-04-09  

在广袤的时空荒野上,人类能够维持上千年的事情不过三件:战争、霍乱、考试。
而考试之中,能够维持千年的,不过一种:公务员考试——国外把这个叫做文官资格考试,国内把这个叫做科举考试。

中国的考试文化源远流长,所以,要说到公务员考试的历史,我们可比二三百年前才有文官制度的欧美国家长得多,而且,中国古代的公务员,素质之高,名声之大,也是世所罕见的。我们今天就细说从头,且听我道来……


在茹毛饮血的史前时期,别说公务员了,连国家都没有,但是原始人掌握了一种十分可怕的技能,那就是“结绳记事”,就是在一根藤蔓或者树皮拧成的绳子上打结。千万不要小看绳子上的这些结,这不但是原始智慧的结晶,更是会计、统计、设计以及算计等著名学科的源头。可以说,有了这些绳子上的疙瘩,就注定人类要进步,更注定了后代一定要需要一大批人负责在绳子上打疙瘩,这批人,就是公务员。

在号称理想社会的夏商周时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公务员,国家的官员主要是国王的亲戚,他们的官职要世袭,所以这三个朝代属于家族企业,并不能集思广益。因为没有公务员制度,所以素质高的人不能被吸纳到政权中去,遇到紧急情况,不是要后裔这样的神仙来消灭太阳,就是要姜子牙这样的巫师来发动魔法战争。

到了春秋时代,天崩地裂了,一个个诸侯国都搞起了私有化,所以国君们强烈要求高素质人才加入管理团队。这是这个时候,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口号:“学而优则仕”。

孔子的这个口号,宣布了建设高素质、高觉悟、高效率的管理与服务团队的主张,确定了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发展方向,并且预示了一个未来:学习是做公务员的前提,学习好是做公务员的标准,公务员考试是衡量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
 
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公务员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但是还没有严格的考试,基本上是以面试为主,岗前培训为辅;而岗前培训的基本原则,就是“以吏为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向优秀公务员学习”。可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公务员制度就懂得了寻找典型、鼓舞群众、树行业新风的激励原则。

秦朝之后,中国经历了一段公务员制度的波动期。一个阶段是贵族制度,攀亲戚走后门的事情频频发生,整个公务员体系受到沉重打击,考试自然无法正常开展;另一个阶段是战争时期,一切以前线为中心,吃了一肚子墨水的读书人自然也难以找到用武之地。
 
终于,历史的航船开进了唐朝这个宁静而又优美的港湾。唐朝将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形式常规化,基本确立了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做官的原则。

唐朝的读书人欣喜若狂,觉得找到了自己的春天,很多人躲在深山古寺里面苦读,经过魔鬼训练之后通过考试的幸运者,经常要骑着高头大马游览首都长安的红灯区,还美其名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然而,一项制度在创立初期,总会有很多非理性的因素在起作用,特别是人情关系的干扰。就算才华、名气如白居易,也要在科举考试之前拿着自己的代表作拜访考官。考官经常在笔试之前就确定了最后的录取名单,对于很多籍籍无名而且才气不够、但是非常想在科举考试中超常发挥的青年才俊而言,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尽管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确实没有才能。
 
历史总会眷顾弱者,这些无名考生的愿望到了宋朝终于得到了满意的解决。宋朝的皇帝不但在考官的选择和考试命题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对考试的公平性更是设置了各种措施:

首先,考生入场之后,要严守考试纪律,只能使用考场提供的纸张,自己携带的复习材料一律不得带入考场,否则按违纪处理;

其次,为了防止在考卷上做标记而违纪,在考试之后要派专人将考卷重新誊写一遍,让人辨认不出考生的笔迹——可以说,这是现代考试中实用计算机考试的先驱;

再次,为了防止考生与考官事先打通关系,在交给考官批阅的试卷上,都要把考生的名字糊住,让考官在不了解考生资料的情况下公平阅卷。

可以说,这一套考试措施,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的科学水平,除了没有加进逻辑题、数学题,其他的内容简直不亚于现代公务员考试。这种方式确立之后,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公平、公正,而且也保证了通过考试的考生的才能。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被后代尊为文豪的苏东坡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曾经被圈内人认为一定会获得第一名,但是成绩公布之后,他只得了第二名。这种情况简直太尴尬了,于是乎后人为了掩饰苏东坡考场失手的事实,捏造出了“考官避嫌”的谎话。

到了明朝,文盲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觉得科举考试不能过于随意,要确立一套严格的标准,这样才能让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能评阅试卷,也能主持考试。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歪打正着”,文盲皇帝朱元璋确立的原则,冥冥之中正和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精神符合,那就是考试可以不依靠人的因素而确立评判标准。

朱元璋的考试原则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变革,那就是考试范围的划定和复习范围的规范化。考试范围被圈定在儒家经典的解释方面,但是解释不能由考生自己进行,而是要复述朱元璋指定的书籍内容,因而这些书籍的内容成为规范化的复习范围。从此以后,每个考生人手一册考试大纲,开始了头悬梁、锥刺股的考试生涯。

殊不知,只看考试大纲还是不够的,明朝的公务员考试发达程度到了考试形式也严格规范化的地步。这种规范化的答题方式,被人们称为“八股文”,相当于现在办公软件里面的模板,可是当时没有电脑,所以,这种规范显得太过超前于时代。

随着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科举考试相关的产业也发达起来。有一本小说叫做《儒林外史》,说的就是一群读书人如何应付科举考试、如何在考试通过之后做官、应付生活的事情。这本小说里面提到,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答题,更好地进行八股文写作,一些有丰富经验的人开办了公务员考试考前辅导班,负责讲解各类题目、印发复习材料、传授写作技巧,而且随着考试的发达,考前辅导班也演变出了串讲班、冲刺班、压题班种种。

这种考试制度只维持了几百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就被即将灭亡的清政府宣布取消了。

这就是中国上千年公务员考试的演绎史。看看今天公务员考试的热潮,考生的亢奋和复习材料的泛滥,就知道,在信息化的今天,规范化的公务员考试,终于到达了最顶峰,不然也不会几千个人竞争一个职位,更不会出现争相报名导致网络拥堵的状况了。


 

  本月推荐优惠课程(仅限网络报名,数量有限)
班级名称 开班时间 结束时间 学制 地点 学费 优惠 报名
 德语学习推荐
[德国文学] 诺贝尔奖风向标——毕希纳奖
[德国旅游] 贝多芬故居
[学院新闻] 德语起步学习,发音是王道
[德国美食] 圣诞节好伴侣——德式烤全鹅
[德语考研] 国内招收德语专业研究生的高校
[德国美食] 德国美食文化
[德国打工] 留学德国打工需要注意的事项
[德国打工] 在德国打工的几点经验分享
[德国文化] 蕴涵在联邦总理府建筑内的理念
  德语专题
  德语独家下载
    德汉陪同口译听力及音频样题下载
    德汉陪同口译口语样题下载
    德汉陪同口译考试口译与阅读样题
上海市昂立进修学院 | 地址:上海市番禺路868号 电话:400-820-8062 | 沪ICP备050130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