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乡间道路极为美好。每到风和日丽的时候,路上便常常可以看到漂亮的运动型自行车飞驰而过,车上的人都戴着头盔,穿着紧身衣,看起来很有几分运动员的风度,其实他们不过是业余爱好者,那身行头在普通的超市里都可以买到。在自行车队伍中间偶尔也可以看到几辆“怪模怪样”的车子——有两轮的,有三轮的,都有带靠背的车座,有的是让人半躺的,有的是可以让人稍微后仰着正坐。车座有的高出车轮,有的与车轴的高度一致,所以离地不高,车把的位置大概在腰间,脚踏在最前头,蹬车时需要两腿平伸。还有一种怪车是后轮和脚踏与普通自行车一样,却在车把前面加一个靠背椅一样的车座和一副脚踏,前面的人没有车把来维持平衡,半躺在车座上,需伸直了腿去够脚踏,看起来并不容易骑。更有趣的一种车是在车把前面放一把轮椅,可以让残疾人坐在上面,后面的人蹬车载着他到处转转。
这些车造型固然奇怪,速度可不因此就慢。其实正相反,这种车拼的就是速度——当然前面放轮椅的除外。笔者曾经多次参观过在德国小城哥美斯海姆举办的特种自行车博览会。小城很小,博览会的规模也不算大,但每年美国、日本等地的特种自行车制造商都会远道赶来参展。特种自行车需求很小,所以不会大批量生产,一般都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做,相应价格也就很高。购买特种自行车的一大部分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嫌普通自行车速度不够快,不够刺激,坐姿不够舒适,锻炼肌肉的效果不够好……“普通的自行车怎么能比呢?根本没法比。”一个来自法兰克福的参展人员这么说:“你坐在上面,崩管骑多久,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自在,而且速度真是快,快得你都要飞起来。你看我,一个普通职员,按说是玩不起这个,可是我别处省省,还是攒钱买了一辆”。特种自行车的价格的确是一般工薪阶层无法承受,即使是最低档的,价格通常也在2000欧元左右,更换零件的费用也不低。特种自行车玩家大多是收入较高的中青年男士,有经济能力这上面投资。另外一些客户是残障人士或者腿脚胳膊有毛病的病人,需要特殊构造的自行车用来锻炼和矫正。德国是高福利国家,倘若收入较低者无力支付购买特种自行车的费用,常常可以从医疗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途径得到资助。
博览会上有试车场,凡有参观券的都可以免费试骑。看那些玩家飙车的潇洒劲,自己骑上去却不一定总是潇洒的起来。有的车型坐都坐不稳,要练习一下才能上路。最好驾驭的是那种三轮半躺式,车把非常灵活,速度虽快,稳稳当当,四肢运动协调一致,轻松自如。一路飞驰,左冲又突,道路在眼前延伸,花草、树木、建筑物、人群很快的在身边一闪而过,冲刺,冲刺,乘风而行,豪情万丈……
也许不久以后,特种自行车也会走进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