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宫为18世纪德意志王宫园林,位于德国波茨坦市北郊,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在1744委任建筑师Georg Wenzeslaus von Knobelsdorff模仿法国凡尔赛宫所建,作为国王的夏宫,供其避暑之用。整个王宫及园林面积为90公顷,因建于一个沙丘上,故又称“沙丘上的宫殿”。
宫名取自法文的“无忧”或“莫愁”(Sans Souci)。表达了腓特烈二世希望在此可以暂时抛开政治问题和宫廷斗争,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喜爱的音乐和哲学上的愿望。在按照罗马万神殿仿造的中央大厅里,他经常邀请伏尔泰等哲学家参与讨论。
宫殿的外形由腓特烈二世亲自设计。1747年,这座只有12个房间的小宫殿落成。它位于一座小山之上,因为山上种植着酿酒用的葡萄,因此以“酒山”命名。宫殿只有一层,但华丽的洛可可风格装饰为其增色不少。
在宫殿周围有许多的不同主题的花园,其中布置了形态各异的雕塑和喷水池,其中最大的喷水池高达18米,采用圆形花瓣石雕,四周有“火”、“水”、“土”、“气”4个圆形花坛陪衬,花坛内塑有神像,尤以维纳斯像和水星神像造型精美,形象生动。 在无忧宫落成后,又不断的有新宫殿在其周围落成,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新宫”——一座巨大的巴洛克式宫殿。它1750年由腓特烈二世下令建造,但直到1763年才开工。其间的“七年战争”使工期延后。 相对于无优宫的简单朴素,“新宫”显得尤为宏伟奢侈,它共有两层,由200多间装饰豪华的房间组成,中央的舞会大厅有着巨大的穹顶。 无忧宫内有一座十分著名的六角凉亭,采用中国传统的碧绿筒瓦、金黄色柱、伞状盖顶、落地圆柱结构,被称为“中国茶亭”。亭内桌椅完全仿造东方式样制造,亭前矗立着中国式香鼎。包括这座中国茶亭在内的无忱宫在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无忧宫是18世纪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全部建筑工程前后延续时间达50年之久。虽经战争,但未遭受炮火轰击,至今仍保存完好。 无忧宫位于波茨坦的市中心, 可从柏林乘坐S-Bahn 7到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