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首页 昂立教育 > 项目总揽 > 德语 > 娱乐 > 德国文化 > 科学泰斗-爱因斯坦
科学泰斗-爱因斯坦
发布日期:2008-11-21  

家庭: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而后又迁居到意大利和瑞士。爱因斯坦的父亲平静、温顺,爱好文学和数学。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1903年,爱因斯坦与大学同学米列娃•玛丽克(Mileva Marić)结婚。1904年5月14日,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汉斯(Hans Albert)出生。1910年7月28日,他们的第二个儿子爱德华(Eduard)出生。1914年全家迁往柏林,他与米列娃分居。1919年与米列娃离婚,并在同年与埃尔莎(Elsa Löwenthal)结婚,后者于1936年去世。第一个儿子——汉斯•阿尔伯特——出生。904年 5月1

学习生涯:1886年,爱因斯坦进入慕尼黑公立中学。1888年,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1889年,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爱因斯坦开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1891年,爱因斯坦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学,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1892年,他开始读康德的著作并于1895年自学完微积分。1896年,在瑞士阿劳获得中学毕业证书。10月,进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和数学。1901年8月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

工作生涯:1901年爱因斯坦取得瑞士国籍。由于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师职位,他不得不接受了瑞士伯尔尼专利局一份做审查员的临时工作,而后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爱因斯坦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的编外讲师。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语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回德国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并重新获得德国公民的身份,直到1933年。1920年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1933年10月转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新建的高级研究院的教授,并于1940年取得了美国国籍,1945年爱因斯坦从大学退休。

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在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三篇论文(《光量子》、《布朗运动》和《狭义相对论》),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同年,以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
   
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亚瑟•斯坦利•爱丁顿的日全食观测结果证实。1916年他预言的引力波在1978年也得到了证实。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西方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同时也招来了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沙文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和排犹主义者的恶毒攻击。

1917年爱因斯坦在《论辐射的量子性》一文中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成为激光的理论基础。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还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晚年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投入了公开和地下的反战活动。二战战后,他又为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法西斯化,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5年4月,弥留之际的爱因斯坦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呼吁人们团结起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

  本月推荐优惠课程(仅限网络报名,数量有限)
班级名称 开班时间 结束时间 学制 地点 学费 优惠 报名
 德语学习推荐
[德国文学] 诺贝尔奖风向标——毕希纳奖
[德国旅游] 贝多芬故居
[学院新闻] 德语起步学习,发音是王道
[德国美食] 圣诞节好伴侣——德式烤全鹅
[德语考研] 国内招收德语专业研究生的高校
[德国美食] 德国美食文化
[德国打工] 留学德国打工需要注意的事项
[德国打工] 在德国打工的几点经验分享
[德国文化] 蕴涵在联邦总理府建筑内的理念
  德语专题
  德语独家下载
Error:The NodeID 615 you have set does not exist!
上海市昂立进修学院   |    地址:上海市宜山路425号5楼(光启城商务楼)       电话400-820-8062    |    沪ICP备 050130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