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口试成绩的那一刻,心里不是不紧张的。第二次参加二阶段,到底还是有一点心理负担的,要是再不过的话怕是真的要被Frustration重重的撞一下头了。
现在去反思第一次为什么没有通过的原因,其实再简单不过,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练习不够。当时抱着侥幸的心理想,英语好歹也学了十几年从未间断,对付口试这有限个主题应该不用大费周章吧。于是草草把教材上的重点篇章扫过一遍,《口译二阶段备考训练》做了2、3个单元,就上“战场”了。出来的时候其实感觉还不错,现在想来,那种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心态,有点ridiculous,倒也蛮值得怀念。
这一学期远比上学期忙碌,多任务处理着实是对自己time management能力的一种挑战。但是既然决定了要考,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于是认认真真把《二阶段》的每一单元做完,教材重点篇章的重点词句做好整理。复习的东西越多,就越觉得自己还没有掌握的内容越多,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全部内容都过一遍之后,就再着重把二阶段当中出现几率比较大的会议发言、经济贸易方面的内容再复习了一遍。我觉得自己运气还不错,考试时翻到的第一段中译英是教程上的原题,讲internet的,我一下子就有一种定下心来的感觉,后面的几段就发挥的比较稳。
二阶段其实在考验大家口译能力的同时,对于抗压能力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两个考官坐在离你那么近的地方,又有一台录音机“虎视眈眈”。有的同学不小心说到一半和考官一对视,就紧张的把自己要讲的都忘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考试时就对着自己的记录纸讲,眼神不要游移,也不要试图去看考官的打分等等。
“Interpreter ”这个受人敬仰的角色,其实在出色的英语能力之外,还具有一项非常“飘渺”的属性——口译气质,我的理解是在面对压力时一定要沉稳,不能自乱阵脚。在口试的八个小段落当中,一定会有你没有听清的、或是一下子卡壳的单词,这时候我们要么调动所有的脑细胞根据上下文想出另外的表达,或者其实大家不妨直接skip it,毕竟评分标准要求的是每一段只要翻出2/3就好了。我有一个同学曾经因为“textile”这个单词get stuck了,导致后面的几段完全不在状态,直接影响了最后的成绩。
二阶段的考试虽然是a bit challenging,但是只要有了正确的复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它绝对不是不可逾越的!
|